time:2020-04-14 Author: Smart Star
A.激光加工机行业产业规模概述(工业总产值)
2018年激光加工机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去年增长15.4%,激光加工机行业一直保持平稳的增长,预计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
年份 | 增长率 |
2016 | 16.2% |
2017 | 20.7% |
2018 | 15.4% |
2019E | 14.4% |
2020E | 10.5% |
2021E | 9.5% |
B.激光加工机行业发展趋势
一,激光是20世纪与原子能、半导体及计算机齐名的四项重大发明之一,由于具有良好的单色性、方向性和高能量密度,激光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代表和升级改造传统工业的重要手段。在工业领域,激光技术最主要的应用是激光加工。
二,2018年中国在工业、信息、商业、医用和科研领域的激光设备(含进口)市场销售总收入高达350.4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了15个百分点。其中,不同领域的新增收入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市场区域来看,我国已形成五大激光加工产业集群区,但各自侧重点不同。西北地区侧重航天航空应用、钣金、汽车、微电子等应用领域,华中地区覆盖了大、中、小激光加工设备,环渤海与东北地区以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固态激光为主流,长江三角洲以大功率激光切割和焊接设备为主流,珠江三角洲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机为主。
三,我国激光加工设备行业的应用领域,将由传统的电子、汽车、钢铁、石油、造船、航空等工业,向信息、材料、生物、能源、空间、海洋等六大高科技领域扩张,新的领域的需求也将会带来我国激光加工设备行业新一轮的增长。其次,经过国家和各省市的大力支持,我国激光技术无论从研发的队伍、研发的投入、研发的水平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和规模,研发的激光器涵盖了目前激光制造所需的各种波段和时域,技术水平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行业进一步发展,相关技术能力将继续得以提升。再次,智能化概念是我国新经济时代发展的热点,国内激光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工程,智能化也因此成为激光加工设备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激光+”的自动化应用将为工业4.0柔性制造提供最有利的解决方案。最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将助推中国激光产业再续黄金十年。未来5年内,激光加工设备制造行业将会保持每年10%的平均增长速度,国内企业需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扩充研发团队,在新发展中成为中流砥柱。
C.激光加工机行业宏观政策
一,早在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就将其列为我国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八项前沿技术之一。2011年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也将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列为当前应优先发展的21项先进制造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之一。
二,《中国制造2025》中一个重点领域是“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激光切割机也是一种高档数控机床。“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开启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创新性开展先进制造、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等研究是推动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中国制造2025”将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列为“加快突破的战略必争领域”,针对激光制造来说,激光易于控制,可以将激光加工系统、机器人系统与计算机数控技术等相结合,柔性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出产效率高、产品出产周期短,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我国激光产业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自2012年以来,以大族激光为代表的激光企业一方面大力发展激光加工技术工艺研究,一方面不断拓展应用市场,产品形态由单机设备延展到智能装备,技术路线从大力发展激光加工技术工艺到激光工艺融合工业自动化发展,时至今日,中国的激光产业也驶入高速发展成熟期。 四,从产业规模来看,2018年我国激光切割设备市场规模达到350.4亿元,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而传统数控机床加工在近几年内收到宏观经济和下游需求疲软的影响,行业成长有限。激光加工技术正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从应用领域来看,汽车、高铁有50%-70%的零部件是采用激光直接加工完成的;航空航天领域中,激光加工已广泛应用于飞机三维蒙皮、框架、直升机旋翼、发动机燃烧室等部件的切割以及焊接加工;在精细微加工方面,超短脉冲激光在光伏、液晶显示、半导体、OLED等领域的钻孔、刻线、划槽、表面处理等环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随着中国制造产业的升级,在过去十年间,激光加工相关设备的销售迅速向亚洲转移,我国激光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统计,2018年中国激光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50.4亿元,同比增加15.4%,未来我国激光产业市场规模将保持多年10%左右的增速。同样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统计,预计2019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总收入有望突破400.9亿元。 六,展望未来,随着激光加工的成本不断下降,激光加工的应用需求将快速增长,消费电子精加工、脆性材料、泛汽车、半导体等领域的应用将全面开花,我国将迎来激光黄金十年。
A. 激光加工机自动化产品整体概述
2018年激光加工机行业使用的自动化产品主要有:HMI,控制器:PC-Based,传感器、变频器、伺服电机。
年份 | 增长率 |
2016 | 16.3% |
2017 | 18.5% |
2018 | 8.0% |
2019E | 5.6% |
2020E | 6.8% |
2021E | 10.2% |
B.激光加工机产品细分
激光加工机控制器主要以PC-based控制器为主。主要原因是:激光加工机多数需要插补、多轴同步控制、运行高精度复杂轨迹功能。使用PLC或专用控制器成本较高、且较难实现。使用PC-based控制器成本较低、且可满足复杂运动轨迹控制功能。
激光加工机行业的主控器以PC—based控制为主。激光加工机的PC-based市场在整个PC-based市场中占到5.3%。
2018年 | 比例 |
PC-based整体市场 | |
PC-based激光加工机市场 | 8.7% |
激光加工机行业的PC—based市场中,以IP+板卡占据多数,软PLC占其次,嵌入式运动控制器较少。主要原因在于使用IPC+板卡的方案更具有成本优势:IPC+板卡<嵌入式控制器<软PLC。
PC-based | 所占市场比重 |
IPC+板卡 | 81.7% |
嵌入式运动控制器 | 6.8% |
软PLC | 11.5% |
合计 | 100.0% |
激光加工机PC-based供应商主要有:BO CHU、WEI HONG、BECKHOFF、GOOGOLTECH等。BO CHU的PC-based产品的生产研发主要集中在激光加工机领域,因此占有最大市场份额。
供应商 | 所占市场份额 |
BO CHU | 17.7% |
WEI HONG | 14.8% |
BECKHOFF | 10.7% |
GOOGOLTECh | 8.3% |
ADVANTECH | 6.1% |
Adtech | 5.2% |
Others | 37.3% |
合计 | 100.0% |
HMI产品在激光加工机行业上的运用主要是设定和修改生产参数,监控生产状况和记录生产数据。
2018年 | 比例 |
HMI整体市场 | |
HMI激光加工机市场 | 3.2% |
供应商 | 所占市场份额 |
Siemens | 37.2% |
Omron | 14.9% |
Hitech | 3.3% |
Schneider | 3.3% |
Mitsubishi | 2.5% |
Fuji | 1.7% |
Delta | 1.7% |
Pro-face | 0.8% |
Others | 34.5% |
合计 | 100% |
2018年 | 比例 |
低压变频器整体市场 | |
低压变频器激光加工机市场 | 0.7% |
供应商 | 所占市场份额 |
Delta | 14.7% |
Siemens | 9.8% |
Yaskawa | 6.4% |
Inovance | 3.8% |
Schneider | 3.1% |
Mitsubishi | 3.0% |
Fuji | 2.5% |
Danfoss | 1.2% |
INVT | 0.7% |
Others | 54.9% |
Total | 100.0% |
2018年 | 比例 |
伺服整体市场 | |
伺服激光加工机市场 | 2.6% |
供应商 | 所占市场份额 |
Panasonic | 34.0% |
Yaskawa | 27.0% |
Schneider | 2.0% |
MITSUBISHI | 9.0% |
Delta | 4.3% |
Others | 23.7% |
合计 | 100.0% |
图20:2018年中国激光加工机行业伺服市场份额(M RMB)